最新动态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最新动态 > 列表

中殡协文化遗产工作委员会实地考察调研彝族丧葬文化传习
2017-10-17 16:51:29   来源:   评论:0 点击:

      日前,中国殡葬协会文化遗产保护交流会在云南省昆明市石林彝族自治县召开,国际殡葬协会主席特蕾莎女士出席会议并讲话。会议上,特蕾莎主席表示,国际殡葬协会计划于2018年组织编撰一本全球殡葬文化遗产名录汇总书册呈报给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中国是一个民族多元、文化多样的国家,有着非常丰富的殡葬文化遗产,希望中国能将更多的殡葬文化遗产项目尤其是少数民族的丧葬习俗整理给国际殡葬协会,以进入全球殡葬文化遗产名录汇总书册中。

\
  中国殡葬协会文化遗产保护交流会。
 
      会议召开地石林彝族自治县的彝族撒尼人有着非常独特的丧葬文化,在文化遗产保护交流会后,特蕾莎主席在中国殡葬协会会长助理王衍臻、中殡协文化遗产工作委员会主任、副主任及其他参会代表的陪同下参观了石林彝族自治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传习馆,实地调研了彝族撒尼人的传统丧葬礼俗和毕摩文化。
\
国际殡葬协会主席特蕾莎女士参观石林彝族自治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传习馆。
      毕摩是彝语音译,“毕”为“念经”之意,“摩”为“有知识的长者”,是一种专门替人礼赞、祈祷、祭祀的祭师,主要职能有作毕、司祭、行医、占卜等活动;其文化职能是整理、规范、传授彝族文字,撰写和传抄包括宗教、哲学、伦理、历史、天文、医药、农药、工艺、礼俗、文字等典籍。毕摩在彝族人的生育、婚丧、疾病、节日、出猎、播种等生活中起主要作用,既掌管神权,又把握文化,既司通神鬼,又指导着人事。在彝族人民的心目中,毕摩是整个彝族社会中的知识分子,是彝族文化的维护者和传播者。
\
彝族撒尼人信仰图解。

撒尼人自古盛行火葬,视死如归,死后把尸体交给烈火,肉体与灵魂一起化作一束通红的火焰,燃烧一旦完成,就只剩下白色的灰烬,这恰好是彝族撒尼人一生的历程。彝族撒尼人在丧礼期间,所有前来送葬的亲朋好友围着火堆、火塘载歌载舞送葬。在举行丧礼的头天晚上,在当事人家院子或场地燃起一堆大火,吹拉弹唱,耍狮虎舞叉,火塘边,毕摩在念诵经书,数说死者在世时的功德,倾诉子女痛失亲人的悲哀,情真意切。悲痛哀悼中又寓生死乃自然规律的达观的人生道理,用以安慰死者家属,劝诫生者视死如归。唱丧调忽而凄婉,如泣如诉,催人泪下。火塘的火光熊熊,众人围火歌舞,通宵达旦。把逝者送葬后,子女要连续3个晚上给死者送火。葬礼中的文化娱乐活动帮助死者亲属摆脱痛不欲生的困境,引导人们以积极乐观的精神状态面对现实生活和未来的归宿。

石林彝族自治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传习馆以图片、文字、模型、文物等丰富多彩的形式展现出撒尼人的民俗文化,目前,文化馆正在组织专家团队整理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彝族撒尼人丧葬习俗,并将出版成册。特蕾莎主席对彝族人民的传统习俗与智慧赞叹不已,并在参观结束后向文化馆题字:“毫无疑问,文化遗产是我们生活、个性和文化的一部分,我们有责任去保护它、尊重它并且珍惜它,让我们一起努力!”\

国际殡葬协会主席特蕾莎女士为石林彝族自治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传习馆题字。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鞍山今年海葬人数同比涨五成 推进文明殡葬工作
下一篇:转发民政部办公厅关于印发《全国殡葬综合改革试点方案》

分享到: 收藏